将人民币加入SDR的一篮子货币中,可兑换或者说方便使用基本上是一个借口。
进入专题: 流动性恐慌 实体经济 。实体冷金融热,钱荒需检讨中国银行间市场这样突如其来突的钱荒,令海内外看空中国经济的观点一时甚嚣尘上。
祝宝良认为这种预期向的改变对中国经济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他在周三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因钱荒改变对经济的预期,下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会好于上半年,总体会呈现稳中趋缓。祝宝良指出,从目前的形势判断二季度GDP增幅会低于一季度,预计GDP增幅在7.5%左右,CPI同比增幅2.5%,工业增加值增幅预计9.3%。路透北京7月3日 - 中国银行间市场6月份沸沸扬扬的钱荒已经平息,但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金融机构缺钱风波有可能折射出实体经济存在同样风险。6月份的钱荒归根到底是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出了问题,作为监管层应该先搞清楚到底是因为金融机构经营出了问题还是只是短期的流动性紧张,如果是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了问题该破产的就破产,不必救助,如果只是流动性暂时出了问题,央行不应坐视不理。
而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思路也跟以往明显不同,不再注重短期刺激政策,而将重点放在下放审批权限和理顺要素价格,预计货币政策下半年也不会出现大的放松。这些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经济的拉动也不会一蹴而就。这反映机构对于中线资金面依然持谨慎态度。
但当前的大环境与以往不同,货币监管部门正试图降低货币增速及社会融资规模,数月内资金紧张情况可能都不会有效缓解。虽然这对股市近期的实质影响估计尚不大,毕竞股市保证金尚未出现大规模流出现现象,但对股市投资者心理面的影响还是蛮强的,大家对于资金面的预期会越来越糟。大盘若要反弹,可能要等到7月流动性得到缓解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微博中提到,坚持住,高息风暴7月中旬可退。
他预计,接下来金融机构将会进一步去杠杆化,以舒缓本身资金紧张压力。浙商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王伟俊指出。
(发稿 林琦; 审校 屈桂娟) 进入专题: 股市 。中国银行间债市回购市场上,隔夜和七天期品种的年化收益率周四高点分别达到30%和28%,双双创下至少逾10年来新高,加权平均成交利率均在12%以上。在美联储声明和中国经济数据的双重冲击下,亚洲股市周四跌至九个月低位,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MIAPJ0000PUS跌2.8%,录得13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也是自去年5月以来最低点。而周四新出炉的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8.3,在萎缩区间创出九个月最低位。
他说,央行的铁血纠偏已基本成功,预计6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落入14-15%区间,而持续高息所造成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预计不可持续。民生银行(600016.SS: 行情)、兴业银行(601166.SS: 行情)、平安银行(000001.SZ: 行情)、浦发银行(600000.SS: 行情)、招商银行(600036.SS: 行情)等银行股收盘跌幅均超过4%,其中平安银行的跌幅高达6.96%。星展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梁兆基指出,经济已进入中速正常增长阶段(介于7%-7.5%间),增幅远低于超常增长阶段。主要亚洲市场方面,香港恒生指数.HSI和澳股指标SP/ASX 200指数均大跌逾2%,韩国股市.KS11下探至七个月低点。
碰上例行的季末资金面紧张时间段,其他因素再一叠加,资金面就显得尤其紧张。不过一位债市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情况下,月末或季末因素消除了,资金面可能会有所好转。
汇丰周四将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估由8.2%下调至7.4%,并将中国股票评级从加码下调至中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表示,美国经济扩张的强劲程度可以使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减缓购债计划,目标是到2014年中结束购债
二是防止和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正待遇。按照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划分,这种权责边界主要存在于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以及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四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教育和咨询系统建设。通过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以明确中央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权责边界为基础,构建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随着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的逐步建成完善,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在内的地方金融机构日益发展壮大。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限定在一个清晰的范围之内,明确金融监管的权责边界,成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监管制度的构建还是监管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都更相对偏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而非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一是赋予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一定的地方金融监管职能,明确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管理地方金融的职责权限,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类似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小型准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管权限交给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适度下放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给省级政府,根据本地情况适时适度差异化监管,将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纳入整体金融监管框架。
在国际协调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原则和制度制定,并通过国际监管联系会议机制,促进并表监管机构与东道国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监管任务委托机制的运行和在现场检查上的合作。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高社会福利,然而,金融监管的成本也不容忽视。五是适度减少以事前准入审批为代表的行政性监管措施,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金融机构经营行为,通过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金融投资者教育、完善金融投诉应诉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引导市场参与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理性选择金融服务提供者,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
一般而言,金融监管成本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成本是金融监管机构行使监管职权和金融机构为达到监管要求所耗费的监管资源。根据目前的监管法规,监管机构对消费纠纷投诉的处置意见只能作为第三方调解,不具有裁决作用。以明确中央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权责边界为基础,构建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三是构建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强重大风险的识别预警,建立定期交流、互通信息的数据收集共享机制。强化金融产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和易懂性。
因此,明确金融监管的权责边界,成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尝试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动态拨备制度和差别化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设计与经济周期变化有关的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适时开展并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压力测试。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和标准,提出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和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完善内部现金流监测模型,加强流动性风险敞口管理、即日头寸管理和抵押品管理,增强融资来源稳定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然而,在中国现有以中央垂直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权责不清,一行三会派出机构监管资源短缺鞭长莫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注重准入审批、忽视行为和风险监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明晰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上的职责,发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适当下放部分金融监管权和政策制定权,从而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成为在全局的金融体系稳定与局部的金融市场活力达成平衡的关键。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新趋势合理设置流动性监管指标,对现有流动性监管指标(如存贷比)进行适度调整,以真实反映流动性风险。或借全国人大法工委正着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修订之机,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以专门章节做出具体规定,填补目前中国尚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立法的空白。
然而,在中国过去监管实践当中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第一个目标上。以明确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为基础,提升监管协调有效性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和跨领域金融创新产品日益涌现,对现行的分业监管提出了挑战。
可考虑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或行政法规。隐形成本则包括金融机构在监管约束下改变原有经营行为所造成的福利损失。
由于存在市场垄断、强外部性、公共产品等原因,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严格监管已成为各国金融界的共识。二是加强金融产品推介和销售中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